日本研究揭示可逆性婴儿肝衰竭发病机制
2024-01-19
19584
日本一个研究团队日前报告说,可逆性婴儿肝衰竭发病与线粒体内一种酶MTU1的基因突变导致其活性下降有关。新发现有望帮助研发治疗这种疑难病的新药。据日本东北大学、熊本大学、筑波大学日前联合发布的新闻公报,可逆性婴儿肝衰竭是一种以重度肝功能低下为主要症状的罕见小儿疾病,一般在出生后不久发病,可致死亡。此前已有研究显示,这种疾病与线粒体内的转运核糖核酸(tRNA)硫化修饰酶MTU1的基因突变有关,但分子水平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声明:本网所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邮箱rwzbs@126.com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
本页链接:http://todaychina.zgshjdw.com/show/news-19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