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1周,3剂愈
2024-01-07
18142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852天。
女,82岁主诉:牙痛1周于2022年10月21日就诊。患者诉一周前出现压痛,以牙龈肿痛为主,遂在当地就诊,服用止痛药,抗生素,症状缓解不明显,依然压痛。刻诊:牙痛,咽喉有黄痰,气喘,无口干,纳可,大便烂,1天2次。舌边红,苔薄白,脉沉缓。有糖尿病史。姜半夏 20g,黄连片 6g,黄芩片 10g,党参 15g,干姜 10g,炙甘草 20g,细辛 6g,生石膏 30g,肉桂 6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2023年2月6日,上症已。按语:患者压痛一周,经过抗生素治疗后症状缓解并不明显。来到诊室的时候,我们就会思考,应该如何入手?患者临床的症状并不多。仔细审查,压痛,舌红,黄痰,考虑有上热。大便又稀,苔薄白,脉沉缓,考虑中焦的虚寒。综上,考虑有上热中虚寒。我选择了半夏泻心汤加减,吃了3剂后就好了。关于半夏汤心汤:《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予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0条: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冯老在解读这首方的时候,放在厥阴病里面,认为其是上热下寒,寒热夹杂,比较容易掌握这首方。以前我们学的时候,认为这首方的抓手是:呕,痞,利。本方证的辨证要点:上热下寒因见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者。临床中,运用比较广泛,本案中,我认为气机不畅,气机郁滞是个主要的因素,重用了陈皮,厚朴,砂仁,枳实行气的作用,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本案并没有呕,痞,利,运用半夏泻心汤,实是抓住了其核心病机。林佳明,来自钦州,默默的努力及传讲中医,传承经方。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7期全国基层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2022年7月,与利城老师出版了《林佳明经方实践录》。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声明:本网所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邮箱rwzbs@126.com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
本页链接:http://todaychina.zgshjdw.com/show/news-1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