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悍将:超市里一瓶5块钱,能防治血栓、治感冒、助睡眠!
在我国很古代的时候,大约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人造食物,非常流行,据传和食盐一样是当时的刚需,它叫幽菽,大家猜猜是啥?
这幽菽,听起来很神秘,其实就是人尽皆知的豆豉。。。
为什么叫幽菽呢?
幽这个字代表阴暗、幽闭,而菽是豆类的总称,联想一下豆豉的制作过程,就是将黄豆、黑豆一类煮熟之后,密不见光、幽闭发酵而成,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古人起名的意境了。
这个豆豉,不仅是口味丰富的食物,同时还是味中药,入肺胃二经,擅宣散邪气和胸中闷气、解表除烦、和胃消食,作用颇为繁杂,许多中医都不能彻底搞明白。
现代药理发现,豆豉里还有一种特殊的酶,是防血栓的好东西。
当年秦汉时期,豆豉传入日本,后面慢慢演变成现在国际流行的纳豆,很多中风的人喜欢食用,就是其防治血栓的功效,不过大家不要忘了,纳豆的老祖宗,那可是咱们的豆豉。
咱们民间,也特别喜欢用豆豉+生姜葱白,来治风寒感冒。
据传唐代,洪州当地阎都督,于重阳节重修滕王阁落成,著名文学家王勃路过,大笔一挥,写出了《滕王阁序》,阎都督不禁拍案叫绝,专为王勃开宴,多喝了几杯。
不料阎都督贪杯、又感外邪,一下子病倒,感觉浑身发冷、浑身不出汗,还胸闷咳喘,骨节酸痛,夜里也睡不了觉,请了当地数位名医,皆言要用麻黄解表发汗。
不过阎都督略懂医药,态度强硬,自称年岁已大、精气不足,最忌贸用麻黄虎狼之药,怕发汗过头、一命呜呼,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王勃来到,说不妨用民间豆豉一试,因这豆豉也有药效,当地制作过程,会用紫苏叶等解表药,浸泡而成,应当没什么危险。
众人觉得颇为可笑,草民之食,岂能治大都督之感冒?不过也别无他法,死马当活马医,阎都督连服三日,竟然一天比一天好,汗也出了、喘也止了,胸闷也消失了,能睡觉了!
大家是不是以为豆豉是专治风寒感冒、发散寒气的了?
错了,其实豆豉作用复杂,风热感冒一样也用,比如著名的温病名药银翘散,里面也用了豆豉:连翘 银花 苦桔梗 薄荷 竹叶 生甘草 芥穗 淡豆豉 牛蒡子
在咱们医圣张仲景的著作里,也留了一个豆豉的小方子,叫栀子豉汤,就两味药,豆豉+栀子,能清胸膈的热、清心除烦、治失眠,笔者之前也介绍过:怪了,八旬老太天天流鼻血?3味中药治愈!
以咱们民间的智慧,如果笔者没记错,豆豉还有如下这些实践功效,有些真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胸闷烦呕、食物中毒、断奶乳涨、小儿疮毒、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息。。。
笔者记得之前有个小资料很有意思,是日本一个医生发现的,当地病人主要分为A区和B区,A区的老人,明显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低,比B区少的多,原来A区的人,特别喜欢吃纳豆,而B区的人基本不吃。
医学是满复杂的,但有时候想想,人也挺厉害的,当初第一个人是怎么发现豆豉的发酵制作工艺的?还能挖掘出这么多的功效,不简单,真的不简单。。。
每个人的体质皆不同,本文介绍之知识,也不会适用100%所有人,调理应根据个人情况,在使用时遵循医师指导,按照剂量和用法正确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声明:本网所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邮箱rwzbs@126.com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
本页链接:http://todaychina.zgshjdw.com/show/news-1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