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几天功夫打270个电话通知,到AI一键呼叫+短信通知
新民晚报讯(记者 孙云)给居民区270余名残疾人逐一打电话通知入户调查相关事宜,原本需要杨浦区殷行街道市二(1)居民区专门抽一个工作人员花一两天时间才能搞定,现在却只需要一键生成,就能通过市级治理平台“社区云”上的个性化工具台“基层数治助手”,借助人工智能,给所有人呼叫语音电话和发送提醒短信——这样的鲜明对比让居委干部对这位新助手大赞“优秀”,借助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杨浦区给基层减负又走在了全市创新的前端。据悉,继殷行街道在两个居民区开展试点后,明年,这个新助手将实现所有居民区全覆盖。

图说:居委干部有了减负好助手 殷行街道供图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台账越来越多,重复填报累人”“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连走访居民家里的次数都变少了”……这样的情况在许多居民区普遍存在,面对居民区的减负需求和治理瓶颈,能否以数字治理思维和技术赋能居民区?殷行街道党工委与杨浦区大数据中心、区城运中心想到了一起,在区委组织部指导下,以基层减负为“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切入点,对市级治理平台“社区云”进行个性化功能注入,邀请专业团队听取居民区一线工作者意见,形成“减负、增能、服务、治理”四位一体的数治助手功能框架,在杨浦乃至全市率先开展“基层数治助手”试点。
试点首先上线“一本台账”“一键外呼”“一房一档”“一键登录”四项功能,夯实人房底座、绘制数治地图、开发智能外呼、一键台账等智慧场景。这些功能瞄准居委干部的主要痛点,试行下来效果明显。例如,居委干部日常有大量台账要做,由于对口条线部门不同,往往需要繁琐排摸和反复录入,有了智能填报台账功能后,则只要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设置“标签”导入,系统就能自动计算、筛选、比对和生成“两个居民区共需发放98份爱心奶”等详细名单,既确保不遗漏一人,又能减少人工统计、录入的工作量。
又如,小区飞线充电是一个整治难题,市一(2)居民区通过数治助手梳理排摸出飞线充电多发易发点位的问题人群,一方面使用一键群发和智能外呼,反复对其进行宣传告知,另一方面,也进行了设置智能充电桩的需求征询,并根据反馈意见,在高发点位设置了30个智能充电桩位,有效缓解了居民的充电需求。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庆说,“数治助手”还有一个好处,人工智能一边打电话一边做记录,每个电话是否接通、呼叫时长都有详细记录,居委干部打开系统全部看得清清楚楚,再也不会像以往那样一天打上百个电话“打晕”了。
声明:本网所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邮箱rwzbs@126.com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
本页链接:http://todaychina.zgshjdw.com/a460000-show/news-2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