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尊友曾确诊胰腺癌,这种“癌中之王”一旦被发现往往是中晚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月27日发布讣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五届中国民进中央常委吴尊友同志,于2023年10月27日12时5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0岁。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吴尊友即参与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为公众所熟悉。在此前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吴尊友是经常出席的“老面孔”,回答公众有关疫情的相关疑问。
据报道,疫情期间,吴尊友曾确诊胰腺癌。他的逝世引发网友的痛惜和哀悼,以及对胰腺癌疾病的关注。
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当心这些高危因素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发病率在全世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就诊时大部分患者已属于中晚期,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第6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曹利平教授说,胰腺癌被称为“沉默”疾病。通常情况下,症状不会在早期阶段出现。但随着肿瘤增长和蔓延,疼痛常常发生在上腹部,有时会扩散到背部。其他症状包括黄疸、恶心、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大便油腻、疲劳和虚弱等。
胰腺癌确切的诱因尚未可知,但吸烟是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胰腺癌的可能性是不吸烟者的2倍。与年龄也有关,通常在年龄45岁以上。糖尿病也是胰腺癌潜在危险因素。其他高风险因素还包括:慢性胰腺炎、肝硬化和胰腺囊肿;高脂饮食、肥胖和缺乏运动、癌症家族史也可能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中国医学专家破解“癌王”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秘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虞先濬/施思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破解了“癌王”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秘诀”:胰腺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胰腺癌出现了由“冷”变“热”、由“糖”转“脂”的状态改变;研究团队还找到了显著提升胰腺癌治疗效果的机制。
最新一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报道医学》(Cell Reports Medicine)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这项重要研究成果。
研究团队发现新辅助治疗后,胰腺癌由“冷”变“热”,即“免疫热”的分子亚型比例显著升高;研究人员还发现,新辅助治疗后,胰腺癌的状态由“糖”转“脂”。
据透露,研究团队未来将开展临床试验,在不同分期的胰腺癌患者中验证相关方案的疗效。
胰腺癌该如何预防?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潮新闻
责编 | 樊美玲
声明:本网所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邮箱rwzbs@126.com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
本页链接:http://todaychina.zgshjdw.com/a654324-show/news-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