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里长了息肉,上厕所时会有3个提示,别等到中晚期了才发现
图片
肠道息肉这个名词大家听起来是不是也不陌生了?现在不少人都做过胃肠道的检查,常常会查出息肉,不少人拿报告来给老郭看,问是否有做手术的必要。老郭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给出解答。
息肉,这个问题大家要么是不重视,要么又过分担忧会癌变。其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想要正视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来了解,肠道息肉到底是什么?
图片
01
肠道息肉到底是什么
肠道息肉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结肠类疾病的一种,它是由于我们肠道粘膜表面突出,直到肠腔内隆起的一种坠状生物,也就是说在我们肠道内壁长出了一些密密麻麻的肉疙瘩。
根据病理性质,肠道息肉主要分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类型,也是公认的癌前病变之一。
图片
02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肠道息肉的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肠道炎症等因素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家族遗传是肠道息肉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家族中有腺瘤性息肉病史的人,发病几率会明显增加。
另外,饮食中摄入过多的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以及长期便秘、腹泻等肠道功能紊乱,也可能增加肠道息肉的发生风险。
03
肠道息肉是癌吗?
并不是所有的肠道息肉都会出现癌变,它的病理学类型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比如炎症性的息肉或者增生性的息肉,通常情况下是不会癌变的。当体内炎症治愈后,息肉也会慢慢的消失。
但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则的确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但其癌变几率与息肉的大小、类型、数目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单个、小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较低,而多发、大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较高。
然而,当出现了肠道息肉之后,我们也不需要过分担忧。先查明病因,再做对应的治疗。
对于肠道息肉的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建议进行内镜下切除。内镜下切除创伤小、恢复快,并且可以有效预防肠道息肉恶变的风险。大多数肠道息肉都可以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从而有效预防其恶变。
对于较大的肠道息肉或已经恶变的肠道息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因此,及早发现息肉的存在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咱们在上厕所的时候有这三个症状,就一定不要再拖着了。
04
肠道息肉的3个信号
01便血图片
有很多朋友在排便的过程中,会有轻微的出血症状,通常大家都认为是排便时太用力或者排便太干燥粘稠导致的,但如果是长期出现的话,就要引起注意了。
肠道息肉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缺血,坏死或者破溃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在排便的时候就会带血,或者在便后有滴血的症状。如果我们平时的膳食比较合理,大便排泄也比较正常,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这很有可能是肠道息肉向我们发出的警醒信号。
02大便变形直肠位置出现息肉时,会导致我们的大便改变它原本的质地和形状。
这主要是由于息肉阻止了我们粪便的通过,在排便的过程中受到其挤压就会变细或者呈扁平的状态,如果持续性的改变,大家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了。
图片
03次数异常增加在排除肠胃不好或者饮食不当的情况下,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某一个阶段内排便的次数异常增加,甚至在夜晚的时候也要起夜两三次,大家就要引起注意了。这也可能是我们肠道内长了息肉,从而引起了肠道加快蠕动导致的,并不是我们认为的腹泻或者过敏现象。
在息肉刚长出来的时候,其实我们身体是没有特别明显症状的。如果你出现了以上这三种症状,就要引以为意了。一般情况下,息肉长到两厘米以上的时候就会积压我们肠道,从而导致一些不适症状,这些症状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老郭还是建议大家要尽早到医院进行切除,早处理才能以绝后患。
此外,通过改善饮食、调整生活习惯等措施,也可以降低肠道息肉的发病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声明:本网所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邮箱rwzbs@126.com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
本页链接:http://todaychina.zgshjdw.com/a653200-show/news-1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