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湿气交困,养脾为先,三招助你祛湿健脾,安然度夏
图片
长夏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特定节气,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多暑热、多湿。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古人指出“长夏防湿”。
图片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因此,长夏容易导致脾胃功能虚弱,表现出厌食、腹胀、腹泻等症状。
提升食欲
《本草经疏》记载:肉豆蔻,辛味能散能消,温气能够和中通畅。其气芬芳,香气先入脾,脾主消化,温和而辛香,故开胃,胃喜暖故也。可以缓解食欲不振的症状。
图片
#
缓解食欲不振香囊
材料:肉豆蔻、丁香、砂仁按自己的喜好配比。
制作方法:将所有材料砸碎,装进香囊里即可。
功效: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丁香温中降逆、行气止痛;砂仁温脾开胃、化湿行气。
补骨脂具有温肾助阳的作用,将补骨脂和肉豆蔻两味药合在一起制成二神丸,也具有非常强的醒脾开胃的功效,儿童食欲不好也可以用二神汤来缓解。
祛湿提神
夏天湿气重,湿性重浊黏滞,容易出现腿沉、头沉的症状;中医认为长夏伤脾,脾主肌肉四肢,脾气被湿浊困阻后,四肢的营养供应不良,就会出现疲惫乏力的症状。
图片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紫苏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 辟口臭,去(鱼蟹)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生池泽。
#
紫苏党参汤
组成:苏叶10克,苏梗10克,党参20克。
制作方法:取所有材料一起煮水代茶饮,可以很好的缓解夏季乏力困倦的症状。
功效:苏叶行气和胃、解表散寒;苏梗理气宽中;党参益气生津。
驱寒止泻
《黄帝内经》认为,湿盛则濡泻,湿浊重则易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表现出腹泻的症状。早上起床时容易腹泻,吃凉的会加重,这种情况即脾肾阳虚。
图片
《本草汇言》中记载:肉桂,治沉寒痼冷之药也。其具有补火助阳的作用,夏天可以用肉桂来做代茶饮也可以起到止泻的效果。
#
健脾止泻饮
材料:五味子15克、10克肉桂。
做法:将五味子水煮十几分钟后,再放肉桂,避免肉桂久煮后药效散发。
功效:涩精止泻、补火助阳。
除了直接喝代茶饮调理腹泻以外,还可以搭配药膏多揉揉腹。
图片
#
缓解夏季腹泻外用膏
组成:桂皮6克,丁香6克,蜂蜜适量。
用法:将中药打成粉后搅拌成膏体,涂在纱布上,睡前贴在肚脐附近即可,儿童也适用。
功效:祛寒止痛、温中降逆。
(本平台的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果需要药方,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声明:本网所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邮箱rwzbs@126.com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
本页链接:http://todaychina.zgshjdw.com/a622900-show/news-23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