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衡水日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慢阻肺是可以预防、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

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

肺功能检查是目前判断气流受限公认的客观指标,慢阻肺患者定期随访肺功能检查有利于尽早识别慢阻肺患者疾病进展速度和评价管理效果。建议轻度、中度慢阻肺患者每年检查一次。重度以上患者需每6个月检查一次。

肺功能检查并非人人可做,以下人群不能做肺功能检查。

★近3个月有心肌梗死、卒中、休克病史者。

★近4周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史者。

★近4周有大咯血病史者。

★气胸及气胸愈合1个月内者。

★低氧血症患者(指尖氧饱和度低于90%)。

★未控制的高血压病者(收缩压>200毫米汞柱、舒张压>100毫米汞柱)。

★主动脉瘤、脑动脉瘤或胸腔动脉瘤患者。

★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

★检查当天已进行内镜检查并做活检的患者。

慢阻肺的治疗方法

慢阻肺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剂是慢阻肺治疗的核心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茶碱等。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减少肺动态过度充气,缓解气流受限,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重度和极重度慢阻肺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症状频繁急性加重,用支气管扩张剂仍不能控制的,可联合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

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可通过肺减容手术或介入方式来减少肺残余量,缩小肺部容积,降低肺部阻力,让膈肌和胸壁正常参与到呼吸运动中,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呼吸康复训练要做对

呼吸康复锻炼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慢阻肺患者的重视,已经成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若患者有气短气促的困扰,可尝试以下呼吸方式。

腹式呼吸具体方法:吸气时肚子因气体吸入而鼓起,呼气时因气体排出而凹陷的呼吸形式。大家可以想象自己的肚子是个未充气的气球,当给气球打气时,气球会扩大鼓起,而放气时,气球会缩小变瘪。

腹式呼吸在任何体位下均可进行训练,建议从最简单的半卧位或者是卧位开始,其次是坐位、立位。

训练要点:呼吸要缓慢而深,可以更好地增加通气量,缓解气喘气急的症状。

训练强度:10~15次/分,训练30分钟/天。

缩唇呼吸具体方法:这是用鼻吸嘴呼的方法。在呼气时,嘴唇半闭收缩聚拢呈吹口哨状,避免脸颊过度用力收紧,缓慢、匀速地呼出气体。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可吸气时默数1、2、3,呼气时默数1、2、3、4、5、6)。

训练要点:保证每一次的吸气要深、呼气要缓慢。

训练强度:每分钟训练7~8次;每次训练15~20分钟。

(来源: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