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要、王子敬 72物候元气生活 2023-10-18 10:57 发表于广东

图片

👆老广州人的加血一锅煲,

你能看出来是啥吗?

擅长食养的南派御医传人池大夫,

给我们复刻了他小时候的经典吃食,

现在几乎没人做了,香得咧!

呼噜噜吃了几碗后,全身暖洋洋地顿悟:

这么好吃、养 血气、补皮肤,还吃啥阿胶!

不用辨证,随便吃的平民花胶、食疗版阿胶——猪皮,了解一下?

图片

猪皮即猪肤,

张仲景说它可以“和血脉,润肌肤”。

图片

民国老中医周潜川的服饵养生食谱:红烩猪肤大豆。是选录在养 脾食谱里的一个重要菜品。

花胶、燕窝吃不对生痰湿,

阿胶吃不合适,止 血壅塞,

咱不费那劲,咱就吃猪皮呗。

为了体验猪皮的效力,我曾经做过猪肤汤、还做过姜醋猪皮,卤猪皮……

总之,只要能把猪皮做好吃,我都不会放过。

图片

但猪皮这东西,做得好吃难,做得让脾胃好吸收、无负担更难。

这个民间吃法,算是把猪皮整明白了。

传统客家人代代传承的,有一个猪皮好吸收的原始做法——沙爆。

把干净的粗沙砾炒热,然后把处理好的干净猪皮放进去,像爆米花一样,爆一下下。

对阿胶这种难以消化吸收的材料,汉古中醫也保留了一个传统的爆法:用蛤蜊粉,去爆阿胶,把阿胶珠爆成爆米花样,再煮就好吸收多了,不碍脾胃。

图片

沙爆猪皮也是一样的,“爆”——相当于一次炮制,消解了猪皮原本的“凉”性。

又比油炸的猪皮少了很多的油腻。

爆完之后的猪皮,像爆米花一样,胀成2-3倍大,蓬松起来,咋做咋好吃,咋做都好吸收啦。

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在吃上体现得淋漓尽至。

食醫不分家,不会做饭的中醫不是好厨子。

比起开💊方,更喜欢煮饭、开吃喝方子的池大夫,用沙爆猪皮给我们做了一系列加血的——汤、粥、饭。

图片

我从春天吃到秋天了,血气旺盛很多,必需来这里发泄一下哈哈哈。

一说补 血,大家都爱吃点带药💊材的,比如当归、四物汤啊之类。。

我要说明的是,当归、四物汤等补 血的中💊药,补的都是无形之血

——它是通过调肝来调理生血的气机。

如果你是无水之源,单吃这些依然是不够的,最终生 血,还需要食物转化。

图片

秋冬暖洋洋的补 血煲:

胡椒猪皮花甲煲

巨简单,我家做好多次了。

图片

图片

菜场买一斤花甲,泡几块沙爆猪皮。

先煮猪皮,煮熟了再放花甲一起焖一下,到花甲都开壳变熟。

【撒调料】姜、糖、生抽,盐。

最后放一点生粉汁、香油,焖两分钟,熟了放一点盐、胡椒粉。

最后撒些香菜,可以吃啦。

猪皮吸收了花甲的鲜味,又香又鲜,好吃得不行,这道菜上桌是会被抢的。

充养 血气、清肺:

韭菜猪血猪皮汤

如果你那能买到真正的猪血,一定要试试这个。

也是巨简单,好吃。

【做法】

猪血切小块,和处理好的猪皮,加姜片一起煮十分钟,撒入切好的韭菜段,撒调料:香油、胡椒粉、糖、盐,调味即可。

图片

记忆力不好,血气不旺:

一周1-2次猪皮猪杂粥

猪腰含硒,猪肝含铁和叶酸,记忆力不好的朋友,一周1-2次猪杂粥吃起来。

图片

图片

气&血双补:

猪皮牛肉生滚粥

【做法】

先熬粥底,等到米变粘稠后,再把处理过的猪皮、猪血放进去煮10分钟。

最后加入拌好的牛肉片、姜丝一起煮,等肉一熟就关火,撒葱花、香油。

吃粥的时候再调味,撒点胡椒粉、盐,都行。

图片

图片

胡椒粉是灵魂,一定多放点。

料足足的,牛肉滑猪皮软,天气变冷了,怕冷、阳气不足的要多吃几碗。

养 肝血、长期熬夜的每周一次:

猪皮焖墨鱼仔鲜香煲

猪皮搭海鲜,就是一绝。

墨鱼适合熬夜的人常吃,入肝能养 血,入肾能滋 阴。

【做法】

锅里加水,先煮猪皮和猪血,10-15分钟后开盖调味:

用生粉、胡椒粉、盐,加点凉水调匀,倒猪皮上,再放点香油。

加墨鱼仔一起焖三分钟,揭盖后放些葱段,直接香迷糊啦~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上是简易版做法,更详细的请期待我们接下来的文章。

【沙爆猪皮的预处理】

1️⃣ 清水提前泡个1小时(或者早上泡上,晚上吃),剪成条;

2️⃣ 开水煮个10来分钟,祛祛猪皮里的老油味;就可以啦。

图片

【客家沙爆猪皮】限时优惠价¥119元/3袋装(原价128元)(活动时间:10.18日9:00~10.20日 24:00 )

做菜用2-3片沙爆猪皮就够了,一包能用2-3次。

这批猪皮是最近新做的,猪皮多少含油份,刚开袋时有少许油味,浸泡之后就会消失的,介意的慎拍哦~

猪皮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

约占85%。。

胶原蛋白是构成人体筋与骨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而且还促进毛发、指甲生长。

所以你会发现,日常吃好猪皮,强筋骨,头发都能润泽、明亮些。

沙爆猪皮,人人都可以吃。

它就是个好吸收的养人食物。

阴液比较伤的人,煲汤时加些沙爆猪皮,喝汤吃皮,慢慢就养回来了。

【皮肤干燥,咽喉干燥,虚火上炎,但又怕冷,血气不养“肤”】的人,更要多吃点。

无论秋冬养润,还是养 血,还是养 阴,还是填补“阴”的不足,

日常做菜,做汤,都离不了它。

人划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