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一种系统性疾病, 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 男女均可发病
白癜风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男女均可发病,肤色越深发病越多,在美国的发病率不足1%,而在印度发病率高达4%,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1%~2%,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此病,但是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
临床上对于急性期的白癜风主要通过口服或者注射激素治疗,稳定期可进行白癜风表皮移植治疗。
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于心理综合性的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保持良好的心情,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有利于病情康复。
中医认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久而血瘀,皮肤失养而变白。
白癜风病虽在皮毛,而其本主源于正气不足,在表是由于风邪外候,客于肌表,阻滞脉络,肌肤失于濡养而发为此病。
风邪搏于皮肤,血气不和所生也,强调此病治宜早。
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在白癜风诊治的深入应用,中医药已逐渐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白癜风治疗中取得有效进展。
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众多,其中自身免疫机制学说最具有说服力。
白癜风中大部分患者都伴有自家免疫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等,白癜风与自身免疫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其作用就是保护我们免受各种疾病的侵害。
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刘成刚等选取门诊白癜风患者168例作为白癜风组,正常体检人群中选取8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研究到发现,白癜风组A-TPO的阳性率为18.8%,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2%,白癜风组A-TG阳性率为25.8%,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5%,说明白癜风患者存在体液免疫紊乱。
袁智娟等选取334例作为白癜风组,279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发现,白癜风组TG-Ab为20.06%,高于对照组3.58%;白癜风组TPO-Ab为21.57%,高于对照组4.30%;白癜风组FT3、FT4、TSH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白癜风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关系密切,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监测以及自身抗体的监测对于白癜风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静等选取白癜风患儿30例作为病例组,正常体检儿童中选取3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发现病例组中患儿IgA、C4、IgG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ANA阳性患儿血清IgA、IgM、IgG水平相较于ANA阴性患儿水平更高,而补体C3、C4水平更低,说明白癜风与体液免疫关系密切。
张瑾等研究发现通过中药等药物调理进行治疗,其中的复方中药祛白颗粒具有显著效果,其中的主要成分黄芪有助于对黑素生成的多个环节起到促进作用,环黄芪醇能够上调H2O2处理的细胞以及白癜风小鼠皮肤组织中的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酪氨酸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黑色素的合成,说明中医药对白癜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久而血瘀,皮肤失养而变白。
白癜风发病主要是由于机体气阴不足,肝肾有所亏虚,加之脉络阻滞,肌肤失于濡养。
邓莉等选取了58例就诊者作为探讨中药对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及作用。
其中28例白癜风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通过中药治疗,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外周血血清XCL10和CXCR3检测结果,以及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
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血清CXCR3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CXCL10水平在治疗后也高于对照组。
相较于治疗前,观察组中血清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白癜风的发展与XCL10和CXCR3的高表达是有关的,其中的黄芪、白术等中药成分均有助于调节气血,通畅经络,进而调节免疫功能,降低XCL10和CXCR3的表达,调节CD3+、CD4+、CD8+T细胞数量,且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其中的防风、黄芪等具有良好的细胞免疫调节功能,能够提升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使其积极参与免疫应答过程;补骨脂、白芷能够增强患者皮肤对紫外光的敏感程度,加快黑色素的生物合成。
另外旱莲草、女贞子对酪氨酸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甄昱等收集了60例参与试验的人群,其中30例为健康组,30例为进展期非节段型白癜风者组。
通过检测CD4+T细胞亚群来反映白癜风的发生因素。
通过研究发现进展期非节段型白癜风者组的血清Thl与Th17水平高于健康组,Th1/Treg和Th17/Treg的比例高于健康组,说明白癜风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主要表现为Treg细胞与Th1的比例失衡,Th1和Th17免疫应答占主导地位。
倪清蓉等通过研究发现白癜风患者的CD8+T细胞可被外周血中亚油酸水平上调抑制,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免疫平衡。
霍晶等选取84例白癜风为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显示Th17、Th2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水平明显降低,说明白癜风与Teff亚群及其细胞是密切相关的。
细胞因子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主要包括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生长因子等。
细胞因子主要通过内分泌或旁分泌发挥作用,主要参与造血调控、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损伤修复等生理学过程。
白细胞介素属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活性介质,主要包含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等,这些白细胞介素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家族,在免疫细胞的成熟、活化、增殖和免疫调节等一系列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当发生异常时可导致黑色素形成、皮肤代谢等方面发生异常而发生白癜风。
黄芪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黄芪皂苷、联苯双酯、槲皮素等,能够通过关键靶点进一步调控PI3K/Akt、AGE/RAG、HIF-1等相关的信号通路,产生炎症、凋亡以及自噬等作用。
王晶晶等通过选取白癜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和观察组(50例,加味如意黑白散联合火针治疗),进而研究其治疗效果、皮损改善状况,IL-23、IFN-γ、Hcy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其结果提示,加味如意黑白散联合火针治疗白癜风可以有效改善皮肤的颜色,斑块面积也明显缩小,IL-23、IFN-γ、Hcy水平也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中医认为,白癜风的发病与风、热、湿、气等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上述组方中的旱莲草有止血凉血的功效,且可补肾滋阴,另何首乌有补益精血的功效,加之苦参、紫丹等其他中药成分的辅助作用,能够共同达到解表通窍、平肝潜阳等功效。
另现代药理学显示,加味如意黑白散中的何首乌可起到增强机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丹参有助于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促进黑素细胞的黏附以及组织的修复再生;另外白芷中的挥发油成分有利于提升酪氨酸酶的活性,对黑色素的代谢过程起到抑制作用。
另一方面,火针操作有利于在病灶区域产生作用,促进生长因子的释放及受损组织的再生,进而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愈合。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也称为集落刺激因子1,是由成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是黑素细胞生长的内源性促进因子。
张蓓等通过选取白癜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和观察组(49例,白驳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进而研究其斑块面积、炎症反应、T淋巴细胞比例及GM-CSF。
白驳汤中涉及黄芪、当归、女贞子等多味中药成分,有助于改善气血不和、瘀血阻络等状态,能够化瘀活血、解毒清热,达到通畅瘀滞的目的,其结果提示,白驳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可以有效减小斑块面积,调节CD4+、CD8+、CD4+/CD8+和CD4+CD25+Treg细胞比例,降低炎症反应,治疗效果显著。
白蒺藜、白芷中的有效成分可促进黑素生成,抑制黑素细胞凋亡,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纠正细胞功能紊乱状态。
干扰素在一定条件下,能使黑素细胞形态改变,对免疫损伤敏感,生长抑制,可诱导黑素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
林茂等通过选取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他克莫司软膏联合补肾活血方)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毫火针治疗),进而研究其临床疗效、皮损面积、血清sICAM-1、IFN-γ水平,GM-CSF含量和Treg细胞的比例。
其结果提示,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用补肾活血方联合毫火针治疗可有效改善局部的炎症反应,促进局部的血液流通,有利于斑块的缩小,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毫火针的疗法是中医火针治疗的延续与发展,通过将烧红的毫针刺入机体,能够起到补益阳气、温通经络的功效。
另外,现代药理机制显示,火针的疗法有助于调节机体慢性损伤软组织局部组织炎症递质的异常性表达,另一方面有利于激活相关酶的活性进而提升局部的新陈代谢过程,起到扩张局部毛细血管的作用,进而利于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促进黑色素的大量生成。
李博为等选取6例为白癜风进展期组,6例为正常皮肤者组,通过对白癜风患者皮损组织中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CXC配体10分别采用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探讨黑素细胞CX-CL10表达与白癜风免疫微环境两者之间的联系。
研究发现白癜风进展期皮损组织中IFN-γ、TNF-α、IL-1β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皮肤者组,同时IFN-γ、TNF-α可促进CXCL10的分泌,说明白癜风皮损主要于IFN-γ、TNF-α、IL-1βmRNA这三种因子有关,同时可促进CXCL10趋化因子的表达。
张会娜等选取B16黑素细胞为研究对象,将滋补肝肾方按中药成分分为滋补肝肾组、活血组、祛风组以及全方组,通过比较发现滋补肝肾方及其拆方可减少黑色素的脱失,同时根据养血活血、祛风、滋补肝肾的治则治疗白癜风有明显的效果。
马锦媛等研究发现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与CD8+T细胞杀伤黑素细胞是有关的。
白癜风的色素障碍性疾病的靶点与络氨酸酶的活性是有关的,糖皮质激素对黑素细胞损害起抑制作用,对白癜风治疗是有效的。
李盼等研究发现甘草酸苷促进黑素细胞黑素生成,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甘草酸苷有利于促进B16黑素瘤细胞中黑素含量的合成,机制在于其能够提升酪氨酸的活性,经18-β甘草酸作用于鼠黑素瘤B16细胞后,可上调TYRmRNA的表达,上调TYR活性,促进TYR的蛋白表达,进而促进黑素合成。
氧化应激是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失衡时出现的一种状态,当体内聚集过多的氧化物质时机体的组织细胞就会出现损害。
氧化应激平衡是人体重要的自稳机制,严重的氧化应激既可对黑素细胞造成损害,又可对细胞膜或细胞器的膜蛋白结构与功能造成损害,造成免疫损害。
中药成分--补骨脂中的香豆素类异补骨脂素具有光敏性的特点,在阳光的照射作用下能够辅助提升细胞酪氨酸酶的活性,增加黑素细胞及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速率,加快黑素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的S期与G2期,提升其分裂增殖能力,促进黑色素的大量合成,进而起到去白斑的效果。
章纬等通过选取进展期白癜风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308准分子光治疗)和观察组(32例,补乌煎剂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进而研究其临床疗效、白斑面积、白斑色素积分的变化、外周血生化中氧化及抗氧化指标的表达,补乌煎剂中君药为补骨脂、乌梅,臣药为旱莲草、菟丝子,可使得阴阳互生,疏肝解风,补益肝肾,润肤养血,其结果显示补乌煎剂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可以有效控制白癜风的病情发展,病变部位的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减少,外周血CD4+T细胞中Treg细胞的比例明显提高,以及血清SOD、CAT、GSH-Px水平也提高,有效调节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失衡的状态。
中药成分黄酮中的有效化合物能够通过失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进而对相关信号通路起到活化作用,能够减少由H2O2诱导的黑素细胞内活性氧簇的产生及脂质过氧化,发挥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雷杰豪等研究了中草药黄酮类对白癜风抗氧化应激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羟基结构直接清除活性氧簇,重新建立细胞内氧化应激平衡,鳌合金属离子,减少活性氧簇的产生。
中药成分白芷能够通过欧前胡素、独活素等不同的活性成分并作用于不同靶点(凋亡因子、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有利于促进人表皮黑素细胞的增殖迁移,上调酪氨酸酶的活性,进而发挥治疗白癜风的作用。
田硕等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TD数据库等数据库对白芷的成分进行预测,发现白芷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和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白癜风的作用。
白癜风不只是对身体造成损害,对心理上也会有创伤。
目前还是有很多人对白癜风有歧视,心理障碍又可加重白癜风,如此反复恶性循环。
中西医结合双向治疗白癜风,外部的病变通过西医的手段针对性的治疗,激活黑色素细胞,同时通过中药调理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促进人体内分泌循环,改善患者五脏六腑的功能。
同时白癜风的发病原因复杂,中医根据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方案,现代化美国308准分子激光治疗白斑也是非常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治疗白癜风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疗程长,见效慢,患者的依从性差,各种原因都可以降低中药的疗效。
目前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相关研究,都是以西药的观点进行指导,缺乏中医基础理论。
大部分研究都是通过中药对白癜风作用机制的影响,而采用中医特色疗法艾灸、针刺、拔罐、埋针等对白癜风作用机制的探讨较少,应进一步增加多种中医疗法的研究。
目前人们对于白癜风的研究主要在细胞水平,仍有许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
声明:本网所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邮箱rwzbs@126.com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
本页链接:http://todaychina.zgshjdw.com/a420000-show/news-12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