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败走”中国
撰文| 冷泽林
10月19日,特斯拉发布三季度财报,营收233.5亿美元,同比增长8.8%,低于市场预期;归母净利润18.53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43.7%;毛利率再创新低,降至17.9%
乏力的业绩叠加马斯克口无遮拦的“实诚”,例如“我们用Cybertruck挖了自己的坟墓”“经济可能会受到世界各地持续战争的影响”。
当天特斯拉股价暴跌9%,马斯克身价缩水160亿美元。
导致增速减缓,毛利和净利下降的原因正如马斯克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的那般,由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看好,作为汽车公司的特斯拉需要用更便宜的价格刺激消费者购买汽车这类非必需品。
于是从去年开始,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无差别降价,更是在国内市场引起了一轮轮降价潮,从油车到新能源车型无一幸免。

虽然以价换量带动的整体销量增长明显,但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快速增长的当下,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增长反而并不明显,相比去年同期今年多次降价的特斯拉销量也仅多出了1.9万辆。
作为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比超60%的中国市场,特斯拉的国内销量显然并不具备说服力。
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或许是特斯拉能“卷”,而承载着国产崛起希望的车企们则是直接选择了“掀桌子”。
今年初,自特斯拉打响降价战后,国产车企也纷纷开启降价模式。而比起特斯拉单纯的降价来讲,国内车企的方式是层出不穷。
其中有直接换代降价的,比如2022款零跑C01售价保持在20万元以上,而2023款上市后起售价直接降至15万元以下,顶配版本也不过22.8万元;不到半年时间,零跑针对旗下C11和C01两款车型部分型号再次调价,最高降价2万元;小鹏G9去年发售时表现平平,今年改款精简配置后起售价下降4.6万元,问界新M7起售价相比老款也有4万元的降幅。
还有直接降价和变相降价的企业,比如极氪001最高降幅3.7万元,蔚来取消免费换电权益全系降价三万。
声明:本网所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邮箱rwzbs@126.com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
本页链接:http://todaychina.zgshjdw.com/a410900-show/news-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