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童狂犬病发作离世, 临终前注射了3针疫苗, 为何人还是没了?
明明都打了三针疫苗了,人怎么说没就没了?”
重症监护室门外,赵女士嚎啕大哭,怎么也不想写自己的儿子因狂犬病发作,最终没抢救过来而丧失生命。
两个星期前,赵女士和丈夫带着9岁的外孙回去给母亲庆祝生日。晚饭后,赵女士一家外出散步,儿子平时比较活泼好动,一路走在前面,赵女士夫妇就跟随在儿子的后面。
散步途中,一只黑色的大土狗突然就扑向儿子,赵女士的丈夫见状赶紧冲上前去想要踢走大狗,但还没踢得着,狗就已经走远了。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小男孩眼睛、腿上多处有着明显的牙印,而且皮肤已经出血。
于是夫妇俩赶紧带着儿子去医院进行伤口处理,并且接连的几天,打了三针疫苗。
谁知距离第四针还有两天,儿子就突然狂犬病发作。傍晚,儿子突然开始不断抽搐,情绪极度暴躁,于是,夫妇俩人赶紧叫了救护车。
送往医院时,儿子开始出现呕吐、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下降呼吸暂停等症状,经过抢救,依旧没能挽回生命。医院在多学科会诊下,认定小孩是由于狂犬病发作导致的死亡。小男孩被狗咬伤到丧命,仅仅只有13天。
这个结果令一家人难以接受,被狗咬伤后,明明已经第一时间打了疫苗,为什么小孩还是狂犬病发作去世了?
一、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潜伏期长达十几年?
狂犬病是指感染了狂犬病病毒导致的一系列异常病症,该病毒主要通过动物咬伤或抓伤的皮肤、破损黏膜进入人体,之后会在肌肉组织内短暂停留、少量复制,最终会沿着后沿神经末梢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几乎达到100%。
浙大一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陆远强表示,狂犬病发作时多表现为兴奋、恐水、畏光、狂躁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说明病毒已经进入了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外的器官内,不超过10天,患者就会因为脑损伤、呼吸/循环/全身衰竭而死亡。
而在狂犬病发病前,潜伏期大部分在1~3个月不等,极少数会在一周内或一年以上发病,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毒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病毒载量越多、毒力越强、感染部位神经越丰富的情况下,潜伏期就越短。
二、为什么打了狂犬疫苗,人还是没了?
在被猫狗抓伤后,需要第一时间去接种狂犬疫苗,但临床上有些人在疫苗接种后,依旧出现了狂犬病发作,这是为什么呢?
狂犬病疫苗可分为减毒抗原、狂犬免疫球蛋白血清2种,前者在注射后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但整个过程需要2周以上的时间;后者在注射后,会从已经有抗体的血清内提取免疫球蛋白,可起到直接杀死狂犬病毒的作用。
之所以会出现打了狂犬病毒疫苗,最后人还是没了的情况,一是伤口没有彻底消毒干净,就缝合伤口;二是接种了抗原疫苗,但抗体还没有产生作用,三是没有接种注射免疫球蛋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动物致伤门诊主治医师李虎解释,狂犬病毒本身是嗜神经 病毒,一些人被咬伤的部位位于面部危险“三角区”,会大大缩短其进入中枢神经的时间。从被咬伤到发作,可能只需要十几天时间,这类患者如若注射的是减毒抗原,则无法及时阻止病毒到达中枢,会引起免疫失败,导致狂犬病发作。
而上文提到的小男孩,其实就是在产生免疫力的过程中发病,此时发病的死亡率最高,一旦发病几乎无药可救。
三、被宠物抓伤没出血,要打狂犬疫苗吗?
很多人觉得不小心被猫狗抓伤没出血,只是小事一桩,然而这桩小事却是十分危险,还很有可能会丧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就曾经发布过一个发生在上海闵行区的狂犬病病例,患者认为自己只是被宠物犬轻轻咬伤但没出血,自行清洗消毒伤口后,没有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2个月后因狂犬病发作身亡。
其实并不是只有出血才要打狂犬疫苗,是否需要打疫苗以及打何种疫苗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根据被动物咬伤抓伤可划分为3类暴露等级:一类为接触了动物,但皮肤是完整的,这种情况下无需进行预防;二类为被动物咬伤,且皮肤裸露、有轻微抓伤但不出血,这种情况需要接种疫苗;三类为多次被咬伤、存在明显伤口、皮肤破损,需要接种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疫苗门诊的余卫华副主任医师提醒,如果不幸被猫狗抓伤咬伤后,要牢记以下三步走。
第一步是要在有压力的流动清水下,或用肥皂水对伤口冲洗10~20分钟,注意不要用嘴吸伤口或擅自包扎伤口;第二步是及时去当地疾控中心进行疫苗接种;第三步是由专业医生评估,判断是否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清,这样做可弥补疫苗接种期间抗原产生的空白期。
狂犬病一旦发作几乎无药可救,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日常不慎被咬伤及时进行处理。必要时一定要接种免疫球蛋白血清,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冒险。
参考资料:
[1]《一年前被野狗咬伤没打疫苗,54岁男子突发狂犬病去世,老伴崩溃!》.成都商报 2020-09-18
[2]《男童被狗咬13天后去世!为什么打了狂犬病疫苗还会死亡?答案在这里》. 科普中国 2018-09-27
[3]《惨!6岁男童被狗咬伤,13天后不幸离世!确诊为狂犬病,离第四针疫苗差两天》.广州日报 2018-09-25
声明:本网所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邮箱rwzbs@126.com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
本页链接:http://todaychina.zgshjdw.com/a341700-show/news-2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