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军帆,男,浙江温州人,90后青年中医师,中医学硕士,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目前坐诊于乐清市人民医院,主要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讲学与临床一致,不喜故弄玄虚,只求客观疗效,另对日本汉方医学及腹诊亦微有涉略,擅长以经方思维治疗内外妇儿各科杂病。患者王某,女,55岁,温州乐清人主诉:咽喉瘙痒3年,老是反反复复,尤其是春秋季节遇凉、遇风就会发作,同时感觉喉咙有冒火感,西医考虑过敏性咽喉炎,服用抗过敏药则能缓解,但患者说吃了这些西医人很软会不舒服,口干,大便偏干,但是吃了鱼腥草颗粒后就会大便不成型,精力可,舌淡红苔薄白,舌边有齿痕。思路:咽喉瘙痒,说明局部有风邪,遇到气候变化、天气转凉就发作,更是说明风寒停滞于此。那用什么方解表呢?桂枝汤?麻黄汤?都不太适合,因为《伤寒论》里并没有用这两个方子治疗咽喉的叙述。那小柴胡汤可以吗?确实很多咽喉炎会存在小柴胡汤证,因为咽喉是少阳的阵地,但这个患者无口苦,无胸胁苦满,也可以排除了。有时候中医可以借鉴西医的病名,她得的是过敏性咽喉炎,让我想到祝谌予的过敏煎,这首中药方以西医病名命名,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所以选此方为主方。再加桔梗汤针对咽喉症状。过敏煎+桔梗汤乌梅10g 防风10g 银柴胡10g 五味子10g 桔梗6g 甘草6g 薄荷5g 牛蒡子10g 荆芥10g         7付因为有冒火感,大便干,考虑局部有郁热,加薄荷、牛蒡子清利咽喉、通便,荆芥配合防风加强祛风止痒力量,处方如下:除了口服汤药外,我还让患者在中药刚煮开还冒热气时,用热气熏蒸鼻部,然后煮剩的药渣子在热敷咽喉部,内服外敷中透三管齐下。

患者抓了7付,就回去了。

二诊:过了大概有1个来月,过了一个月,患者来复诊,问她情况如何,他说这个方子很好,喝到第3付时咽喉瘙痒就缓解很多了,现在入秋气候变化明显,喉咙也没啥不舒服了,而且上火感也没有了,这次来看主要是后脑勺发胀,血压有点高153/79mmHg。

思路:我跟他说,你这个病有3年了,虽然吃了7付症状全没了,但还需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上方加葛根30g,针对后脑勺发胀的问题,同时葛根还有降血压的作用,著名中成药愈风宁心片就是葛根的提取物,专门用于伴有项背不适的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处方:

乌梅10g 防风10g 银柴胡10g 五味子10g 桔梗6g 甘草6g 薄荷5g 荆芥10g 葛根30g          7付

后随访:咽喉炎基本未犯,血压稳定。

这个患者取效这么迅速的原因,我想离不开热气熏鼻和药渣外敷的作用,其实经方有时候也可以外治配合起来治疗,尤其是一些局部的问题,这样才可以使疗效最大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