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是由疥虫寄生在人体皮肤所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皮肤病。《诸病源候论》云:“疥者……多生于足,乃至遍体……干疥者,但痒,搔之皮起干痂。湿济者,小疮皮薄,常有汁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瘸虫。”以皮肤皱褶处、丘疹、水疱、结节,夜间剧痒,可找到疥虫为临床特征。本病由接触传染所致,其传染性很强,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往往相互传染,集体发病。中医认为疥疮为湿热毒聚证,治宜清热化湿、解毒。外治以
接触性皮炎是因为皮肤、黏膜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皮炎。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有原发性刺激物和致敏物。有些在低浓度时为致敏物,但浓度增高时,则具有毒性和刺激性。它们的来源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大类,中医学根据接触物的不同,分别命名“马桶癣”“漆疮”“膏药风”“粉花疮”等,治疗时宜疏风解毒、清热除湿。方歌:解毒汤内绿豆衣,甘草连翘野菊花,银花外用保肤散,内外并
湿疮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形性皮损,对称分布,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反复发作和慢性化为临床特征。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治宜清热利湿、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原则。方歌:黄芩汤中用地归,泽泻茯苓紫地丁,木通车前龙胆草,白花蛇舌桑白皮。组成:龙胆草、黄芩、当归、生地黄、泽泻、茯苓、木通、车前子各9克,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桑白皮各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
图片作者:末流郎中《小儿看病歌诀》和《小儿诊病歌诀》的传承闲话简介:《小儿看病歌诀》是王锡鑫先生的作品。很是近切实用。王氏出生于公元1808年,仙逝于1889年。平生著作甚多,颇费心血。《小儿诊病歌诀》是清末民初的何龙举先生传授给门人何承光先生的。龙举先生,创办四川高等国医学校(1930年),其著作《药性骊珠》五卷刊于1915年。由于资料有限,未能彻底了解龙举先生之生平情况,只是知道他的《小儿诊病
这是「神希园」的第314期原创作者 l 神希园图片来源l 神希园(ID:shenxiyuan999)古往今来,自尹伊创立汤液以来,方药就正式出道,成为治病救人的奇效良方。然而,直到医圣张仲景传下一众经方,并将《伤寒杂病论》提升到“方书之祖”的地位,成就经方大道。后世医家也有根据临床经验自创名方的,但也有根据仲景经方改造名方的。但要说改造古方的高手,宋代名医钱乙,还真是名不虚传,尤其他改造的六味地黄
近期由于支原体感染泛滥孩子不少中招,除了孩子大人也有感染的。从中医角度看无论是新冠还是流感还是支原体,都可以治疗的。下边看一案例。某女32岁,初诊10月10日 体重195斤,身高160,肥胖体质主诉:“咳嗽”前几天发热,经过输液后,发热退,但是咳嗽不解,哈尔滨某医院检查肺炎。图片目前咳嗽痰多,口干有汗,纳差,偶心烦,眠可,月经量可,有血块,无腹痛,二便克。舌淡苔白厚。图片分析患者经过输液治疗,按说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日益增多,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也给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 老年痴呆症有何早期征兆?美国老年痴呆学会公布判断这种疾病的10种早期征兆,以引起人们警惕,籍以早期治疗,具体如下: 一 转瞬即忘 任何事都易忘记,且事后再也想不起来,而且可能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忘掉早先的答案。 二 顾前忘后 千活做事时,如稍加干扰便忘记了先前在干